大国托育 | 上海:打造托育人才培养的“上海模式”

  • 主页 /
  • 专委会动态 /
  • 专委会动态

大国托育 | 上海:打造托育人才培养的“上海模式”

《上海市托育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收官了。据悉,上海连续多年将“新增50个普惠性托育点”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城新增的普惠性托育点已超过250个,其中九成以上都是公办幼儿园开设的托班。基本面上,全市街镇普惠性托育点覆盖率已达97%,正在接近百分百。目前全市共有1262所各类托育机构,5.3万个托额,其中托幼一体幼儿园、托儿所占8成,普惠性的托幼机构占2/3。在资源扩增方面,全市新建和改扩建的幼儿园原则上均开设托班,在确保小班幼儿入园的基础上,做到托班“能开尽开、应开尽开”。

640-17.png
呵护最柔软群体,上海已将幼儿园托班、保育人员的培养培训纳入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教育的整体规划,每一位育婴员、保育员、幼儿保健员、营养师都需要100%持证上岗,打造了一套婴幼儿托育从业人员培养的“上海模式”

以德为先,德技并举,考培双证

目前,国内0-3岁托育课程体系化、适切性不足,家长对托育从业者的职业道德也非常关注。针对问题,上海构建了“理实一体、训证结合”的课程体系,包括25个结构化的职业道德和岗位技能课程模块,以及330集视频课程资源。在实训实操课程中,实施分类分岗的“情景模拟”教学,通过“寓德于技”的方式开展培训。经全程评价考核,参训者才能取得“职业道德合格证书”和“岗位技能合格证书”。
640-18.png

图片

“名师”“技师”“导师”的“三师共训”

上海开放大学联合16家区级托育服务指导中心和全市托育园,建立“1+16+N”的“市-区-园”三级协同机制,并组建专业名师+行业技师+保教导师的“三师共训”师资团队,已建设16个智慧教室、35个技能实训室、50个示范托育园,打造线上线下“双线并行”的培训平台,实现了从业者“时时可学、处处能学、人人优学”。
640-19.png

图片

训前与训后实行双标准

训前使用“健康人格与职业适宜性心理量表”对托育从业者岗位适宜性进行筛选;训后除了“双证必备”标准,还开发了“培训管理和跟踪评价系统”,从行政管理者、园所管理者、一线托育从业者及婴幼儿家长4个维度评价培训效果,在全市层面实行统一管理,有效保障培训质量。
640-20.png
2022年11月18-19日,“幼有善育,我们在行动——长三角托育服务发展研修班”在上海开放大学开班。开大校长贾炜提出“推进长三角地区托育人员队伍一体化建设”倡议,包括培训课程资源一体化、培训标准一体化、学分银行培训成果认定一体化等。上海市卫健委人口家庭处处长樊华介绍了全国以及上海的人口形势以及相关的婴幼儿照护情况。上海市人口早期发展协会会长马梅介绍了协会在人口发展研究、托育师资队伍建设、人才职业标准等方面的相关工作。

2023年1月1日将正式实施的《上海市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中,明确了幼儿园、托育机构、社区托育点配备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对保育教育人员的待遇保障、禁业要求、禁止行为也作了规定。条例中强调教育、卫生健康、人社等相关部门应当制定并实施托育服务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规划,通过支持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开设相关专业、课程以及引进人才等方式,加强从业人员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