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知识】幼儿安全教育及注意事项

  • 主页 /
  • 安全保障 /
  • 安全保障

【安全知识】幼儿安全教育及注意事项

安全的成长环境是婴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幼儿的生理功能尚不完善,心理尚未成熟,缺乏独立生活和保护自己的能力。那么,如何开展幼儿安全教育,为幼儿打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呢?

一、幼儿安全教育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提到的“安全教育”指的是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的教育活动。幼儿安全教育是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对安全的认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教育活动。这一活动实施的主体可以是养育者、幼儿照护者、早教教师、幼儿教师、托育机构等群体或组织。

二、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1、幼儿容易受伤

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幼儿从出生就在了解和融入这个世界,他们对于一切事物都怀着强烈的好奇,特别是3岁之前的婴幼儿,往往通过感知觉来认识世界。

自我意识尚未成熟

孩子到了2~4岁会慢慢地培养自我意识即认为他自己是事情发生的原因,比如他旋转一个开关,灯便亮了。尽管这种自我意识最终会帮助孩子避免危险情况,但是在目前这个阶段,这种自我意识使他在出现事情时只考虑自身这个因素。

缺乏对危险的感知能力

3岁前婴幼儿的动作能力远远超出理解行为后果的能力。尽管他们的判断能力有所提高,但对危险的感知力还不强,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强。

性格特点导致更易受伤害

幼儿的性格也会影响其受伤的程度。研究表明,极其好动和好奇心强的婴幼儿更容易受伤。在这个时期,婴幼儿可能性格倔强、容易沮丧、活泼好动且无法集中注意力,这些特征都可能引发伤害事件。

2、“试误”学习更需要安全保护

3岁前的婴幼儿的记忆能力尚未成熟,他们往往通过感知觉的“试误”来增加经验,这是这个阶段他们特有的学习方式。

3、养育环境充满挑战

对婴幼儿来说,生活总是隐藏着各种各样的危险:如尖锐的物体、摇晃的家具、热水龙头、游泳池以及人来人往的街道等。婴幼儿照护者必须学会从幼儿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

4、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婴幼儿在不同年龄段,面对的不安全因素不同,而生理发展的阶段性又限制了其自我保护能力,需要婴幼儿照护者更加重视安全教育帮助幼儿从小树立安全意识。

三、幼儿安全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1、幼儿安全教育的目的

一是帮助幼儿树立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二是引导幼儿学习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常识;三是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四是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2、幼儿安全教育内容

根据婴幼儿的身心特点,安全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幼儿身体的保护教育

学会保护眼睛,注意读写姿势,防止幼儿眼外伤。教育幼儿不用脏手或脏手帕擦眼睛,不拿沙子向别人抛撒。在眼病传染季节,要教育幼儿少到或不到公共场所去,每天给幼儿滴一次氯霉素滴眼液,预防眼病传染。

学会保护牙齿,帮助幼儿纠正不良习惯,如咬手指甲、咬嘴唇、咬笔、用舌头舔牙等,还要教会幼儿正确的刷牙和漱口方法。让孩子知道吃过冷、过热、过硬的食物会刺激牙齿,引起牙齿酸痛。另外,教育幼儿学会控制自己,少吃零食,尤其要控制食糖量,做到睡前不吃甜食。

学会保护耳朵,防止异物进入耳朵,尤其是防止洗头或洗澡时脏水进入耳朵。不要用硬物掏耳朵,以防划破耳道、鼓膜。防止噪声刺激,听音乐或看电视时音量不可过大,放鞭炮、敲锣鼓或雨天打雷时,教孩子捂住耳朵或张开嘴。

幼儿照护者要提醒幼儿不要把玩具放入嘴里,防止异物误入食管、气管造成窒息;吃饭时不要边吃边说话,或边吃边笑,以防食物呛入气管。

让幼儿感知冷暖,知道一天的气温变化和温度高低,学习加衣脱衣,以防受凉感冒。引导幼儿懂得男女差异,教育幼儿不要玩弄自己的生殖器,以免造成感染,更要教育幼儿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让别人看自己的隐私部位。

(2) 生活中的安全保护教育

进餐:进餐或饮水时先用手摸摸碗或杯子,以免烫嘴。不用牙签等尖锐物剔牙。

饮食:幼儿吞咽的协调性不够,即使看起来是比较安全的食品,也可能噎到或呛到幼儿,尤其在幼儿哭笑打闹的时候。比如饮料果冻,一些比较小的、圆形光滑的水果,如葡萄、龙眼等,比较硬的坚果类食品,因小孩咀嚼能力差,也容易噎到。如果幼儿有食物过敏史,要特别注意避开易过敏食物。

睡眠:睡前要洗脸、洗脚、漱口,不能含着东西睡觉,不要把玩具带到床上玩

行走:学会靠右行走,过马路不奔跑,走人行横道过马路,注意来往车辆,认识红灯、绿灯等交通安全标志走路时手不插在衣兜里,要扶着栏杆上下楼梯。

防触电:教育幼儿不要触碰电插头、插座等,不在靠近电源的地方玩耍。认识高压电的标志,并远离它们。

药物:照护人员要将药品、消毒剂、洗涤用品等容易与饮料混淆的物品单独存放,上锁保管或放置在幼儿不能拿取的地方。教育小孩不乱吃药物和不认识的东西,记住急救电话,学会求救。

(3) 意外事件中的安全保护教育

防火、防烫伤:不在火源附近玩耍。不玩火柴、打火机和蜡烛。知道衣服着火时迅速浇水或就地打滚可灭火,烫伤后迅速用凉水冲或浸泡患处。记住火警电话,认识防火标志。

防雷电:打雷下雨时,不能在高大的建筑物下避雨,不在雷雨天使用家用电器。

防洪水:到地势较高的地方躲避洪水,在水中抓住漂浮物来保护自己。

防地震:了解地震发生时的一些现象,让小孩进行简单的躲避训练。

防异物入体:小孩常常会将钮扣、硬币、小玻璃球等小东西或玩具部件放入耳、鼻、口中,照护者要教育幼儿不要将玩具放入口中,要经常检查玩具表面有无破损,有没有可拆卸或者容易脱落的小配件。

防拐骗:记住自己及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知道父母的工作单位,不接受陌生人的玩具、食品,不跟陌生人走,会使用电话,知道遇到危险向他人求救或拨打电话。

四、幼儿安全教育的注意事项

1.耐心的重复

幼儿对事物的认知是一个渐进和反复强化的过程,照护者在照顾和引导婴幼儿时,一定要有耐心,把握时机强化重复,并在行动中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教育孩子。

2.不过分紧张

大多数伤害都是发生在婴幼儿照护者警惕性下降的时候,如饥饿或者疲劳、母亲处于怀孕期、家中有人生病或者去世、孩子的保姆被更换、父母关系紧张、环境突然改变、搬进新房子或者在度假中,等等。面对特殊情况或新环境照护者更要有警觉意识,积极调整心态,缓解压力,防止安全事故。

3.充分考虑年龄特点

婴儿出生前,准备好小孩出生后的喂养、换洗睡眠、出行等生活用品;婴儿出生后,把家布置成一个安全的港湾,整理收拾起居用品,妥善归置易碎物件和小孩不宜接触的物品;在婴儿出生的最初几个月,玩具应该无毒耐用,没有小的或尖锐的部件,没有带子或缠绕物,避免勒住婴儿;6~18月龄的婴幼儿具备一定的活动能力,要教育他们不做有危险的事情,让他们开心玩耍、无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