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陪伴】霸道背后的委屈

  • 主页 /
  • 回应性照护 /
  • 回应性照护

【亲子陪伴】霸道背后的委屈

情景再现

莹莹个子高、身体壮、能力强。作为班里的大姐姐,她一直是老师的小帮手。莹莹争强好胜,自尊心很强,大家一起玩游戏,她总能轻而易举地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玩自己想要玩的玩具、扮演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但是,莹莹在教室里经常横冲直撞,拿着小凳子大咧咧地从同伴中穿过,不是碰疼这个,就是撞到那个 ;排队时推搡同伴,强迫别人换玩具,甚至干脆抢夺玩具。小朋友差不多天天来告状 :“老师,莹莹抢我的玩具”“老师,是我先到的,莹莹非要让我出去给她玩”……

因为年龄较大,客观上让莹莹在与同伴交往中占了优势,慢慢形成了霸道行为。莹莹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比其他孩子成熟,其他小朋友会因为抢不过、说不过而让她占了便宜。想玩别人的玩具,她就会说 :“老师说了,要交换玩具!”她不乐意将玩具给别人玩就会说 :“老师说了,可以不交换的。”老师留意观察,发现莹莹虽然经常以大欺小,但有时候一些举动的确是无意的,比如没能控制好动作幅度,大多是因为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莽撞。老师还发现,莹莹吃午饭总是狼吞虎咽,是班上的“老第一”,但她是个体重超重的孩子。老师提醒她 :“莹莹,细嚼慢咽对身体好,为什么一定要吃饭第一名呢?”她则回答 :“我每天和妹妹比赛吃饭,我都是第一名!”莹莹和妹妹只差2岁不到,妹妹的出生让大人的注意力分散了很多,3岁的莹莹很不习惯,缺少了安全感。为了得到爸妈的肯定,在家吃饭抢第一,狼吞虎咽成了习惯。原来,一个霸道孩子的内心是那么的脆弱,这让老师不禁心疼起来。

行为解读

1. 错误的教养方式导致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缺失

莹莹从小由外婆带,父母只在周末和莹莹相处。老人的教养方式更多关注于让她吃饱穿暖、保证安全、不被欺负,较少顾及对其行为习惯的培养。莹莹抢了小朋友的玩具,外婆只是简单要求她还给小朋友,莹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对,从而导致孩子不知道约束自己的行为。父母陪伴莹莹的时间有限,多数还是带她参加,各种学习班,缺少情感上的交流,忽略了生活细节,尤其是孩子的情感世界。

2. 受忽略的老大容易出现行为偏差

每次莹莹和妹妹发生冲突,大人只批评老大,而忽略有时候“刁老二”也会仗势欺人“告刁状”。莹莹在家是姐姐,但她也才3岁多,大人对孩子的苛求和不公平,已经影响了她的内心和情绪。为了获得大人的表扬而去努力“争第一”,莹莹的行为和内在动力都出现了偏差。父母要注意处理好姐妹之间的关系,既要客观公平,更要细心体察。要求姐姐谦让,也要注意在妹妹面前树立姐姐的威信 ;姐姐犯了错,父母最好避开妹妹私下和她沟通,让莹莹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肯定。


我们的想法

二胎家庭,如何处理好大宝、二宝的关系,是需要家长认真对待的一件事。此外,2岁左右是教孩子社会礼仪、设定一些固定限制和建立合作模式的最佳时期。2岁的孩子已经越来越清楚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而且也正在学习怎样运用自己的行为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父母需要对他们进行一些合理的约束。如果在这段时间,孩子发现动不动就号哭、乱发脾气、抢夺别人东西,不会被阻止、受约束,反而是达到目的的有效方法,他们就会乐此不疲。“熊孩子”就是这么造就的,父母以后再想纠正就很困难了。